原创 他把中国男篮“害”惨了!2个月后,能让该死的“归化”消失吗?
不知道姚明是高兴了还是后悔了!
如果是高兴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亚洲杯的成绩姚明早已经预料到了,他需要这次惨败来推进“归化”的实施,有了归化球员,中国男篮的成绩大概率只好不坏,这对他有利,自然也对中国篮球有利了,成绩可以刺激中国篮球向社会的深度发展。
但谁来考虑中国球迷的心情,他们仅仅需要的是胜利的结果吗?
我们继续阴谋论,从姚明支持归化的角度来出发,所以,关于这次休赛期,篮协才罕见地允许郭昊文、余嘉豪和张镇麟这几位足够入选国家队男篮的新星奔赴太平洋彼岸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以前“国家队第一”永远是每一名中国球员的第一法则,无论发生任何行程冲突,都应该优先保证国家队比赛。
男篮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故事,王治郅的“不归事件”、奥神拒放孙悦、薛玉洋NBA选中后因篮协拒绝放人而失去NBA合同等等,那会儿,吹亏的永远是球员,所以后来球员们都很乖,根本不用等到被篮协盯上的地步。所以,这次,张镇麟他们能够去海外特训,而不用参加世预赛和亚洲杯这两项重大赛事的确非常罕见,显然,用阴谋论来说明也解释得通。
当然,如果说姚明后悔了,那么我们可以理解成,姚明本身是一片好意,他也是从球员时代走过来的,他对球员的诉求感同身受,他知道赴美特训对球员带来的巨大利好,所以冒险同意这几位年轻天赋追逐梦想。另外,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可能是考虑到世预赛中国男篮拿到世界杯门票不成问题,对手除了澳大利亚之外,其他包括省队、哈萨克斯坦和巴林都是男篮历史上的手下败将。
另一方面,亚洲杯的成绩并不重要,决定是否能够拿到奥运会门票的是世界杯,而亚洲杯既不决定世界杯门票,也不决定奥运会门票,影响的,只有一丁点未来在世界杯时分组会用到的积分。没错,正如苏群所言,亚洲杯已经成了一场鸡肋赛事。
所以,种种原因让姚明下定决定冒险当下、投资未来!这份担当,其实非常令人敬佩。
但他可能没有想到,亚洲杯竟然会如此失败,同时这种失败竟然带来了如此巨大的负面舆论,不仅中国男篮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姚明,作为中国篮坛的领导人和中国篮坛最亮的明星,也难以明哲保身。
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失败带来的连锁反应正在发生,数量巨大的球迷以及那些资深专家评论员开始提倡“归化”,很显然,亚洲杯的惨淡战绩就是最直接的导火索,如果当初打进了决赛,还会有人这么说吗?显然不可能!
当初姚明和王治郅、易建联他们创造过中国男篮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如今要眼睁睁地看着中国男篮求助于那些跟我们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球员?这是对自己的严重否定和无底线的妥协!如果姚明拥有一个炽热的心,如果他反对归化,那么现在他应该是后悔了。
后悔的应该还有胡金秋。
这两天,胡金秋已经完全康复,回到了球场上,在这几场夏季联赛中,往日那个内线的小霸王又回来了,夏联中,连续多场比赛胡金秋都是20+的两双数据,看来伤病的影响并不大,这是胡金秋的幸运、是广厦的幸运,更是中国男篮的幸运。
中秋节当天,他发表动态表示自己已经康复,并且谈起国家队,他说很稀罕这个夏天没能跟国家队在一起。是啊,都怪这该死的伤病,他把中国男篮害惨了,让我们这位国内最顶级的4号位大前锋没能上场,不止胡金秋本人,其实杜锋和中国男篮以及中国球迷对他的缺席都感到无比遗憾,因为男篮在亚洲杯上打得非常惨烈。
而更重要的是,中国男篮在亚洲杯上只获得了历史倒数第二差的第八名后,国内的舆论开始负面发酵,而有一部分篮球场外的精英人士开始鼓吹起了归化外援的好处,球迷的牢骚可以理解,但没有人想到那些拥有话语权的名记大V们趁机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美其名曰为中国男篮谋发展。
但他们考虑过本土球员是否还有一战之力?他们考虑过还有更多年轻的小将正准备起飞,他们可否考虑到球迷的感受?通过归化赢了球又怎样?
所以,这就是胡金秋缺席的影响,当然包括阿不都沙拉木、张镇麟和郭昊文等多内多位各位置上的顶尖球员缺阵,让这方面的影响骤然增加,毋庸置疑,亚洲杯上的中国男篮根本就不是最强男篮,顶多算半支国家队,这些名记大V都看不到吗?都这么急着想要通过归化喝一口汤吗?
好吧,体育世界里,胜利才是第一法则,中国男篮的队员们如果不想被人看扁,那就为自己争口气,要什么外援?要什么归化?两个月后的世预赛第五窗口期,中国男篮将再度集结,胡金秋、张镇麟、郭昊文、阿不都他们也将大概率回到国家队,如果没有其他变故,这将会是三年来中国男篮第一次人员齐整的时候。
那会儿,希望他们用实力证明给那些明星大V看看,我们自己的本土球员可以赢球!我们不需要归化,足球需要、排球需要、冰球需要、水球需要,男篮永远不需要!这是中国球迷和中国球员最后的脊梁!靠自己,不要靠别人,有困难,那就踩着困难前进!
中国球迷与外国的球迷并不一样!中国球迷看国家队看的是感情、不是英雄主义、更不是简简单单的胜利,如果是,早10年就该归化。
真心希望我们永远不会走到那一步!
-END-
责任编辑: